對地下結構進行無損、高效探測的客觀需求,推動了淺層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的發展。在工程勘察、基礎設施建設、環境調查等領域,需要一種能夠快速獲取地下連續剖面信息的技術手段,以彌補傳統鉆探方法成本高、效率低且僅為點狀信息的不足。基于電磁波理論的地質雷達技術,因在淺層具備的高分辨率特性,成為滿足這一需求的關鍵技術之一。
地質雷達,全稱地質雷達探地儀,是一種利用高頻電磁波(通常為10 MHz至2.5 GHz)探測地表下介質分布特征的高科技儀器。它通過向地下發射電磁波,并接收來自地下不同介質分界面(如土壤與巖石、混凝土與鋼筋、空洞與實土)的反射信號,來分析地下物體的結構、性質和空間位置。
就像蝙蝠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一樣,地質雷達向地下“喊話”(發射電磁波),然后“聆聽”回聲(接收反射波),通過分析回聲的強弱和時間差,來繪制出地下的“地圖”。
優勢:
無損檢測,對地表和地下物體無任何破壞。
高效率,數據采集速度快,能快速覆蓋大面積區域。
高分辨率,在淺層探測中,分辨率遠高于其他地球物理方法。
結果直觀,雷達剖面圖像易于理解和解釋。
設備輕便,適合各種復雜環境作業。